今年的米粉节上,小米玩出了一把大动作,12小时130万台手机超15亿元交易额,单日售出超过100万手机更是刷新了业内纪录,去年“双十一”天猫当日手机品类出货总量不过77.6万台。
不仅仅是手机,一些配件销售纪录也创下纪录。比如,米粉节当天小米活塞耳机卖出了52万个,筱瞧顿时吃了一惊啊,要知道去年“双十一”天猫线控耳机品类总出货也就8万多个。甚至米兔玩偶小米都卖出了17万个,去年“双十一”天猫毛绒布艺玩具品类总出货量是12万多。
这让筱瞧、甚至电商界的大佬们都为之侧目吧?小通过这个米粉节充分展示了一把仅次于阿里系、京东的“第三电商”能量。
有蟹粉会问筱瞧,小米电商是如何做到这样的成绩的?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这当中有哪些有趣的秘闻?于是筱瞧挖啊挖啊,从小米内外又打听到了一些还不为人知的信息,这里与蟹粉分享: 1、小米电商上架的第一款商品是可乐?
买可乐?蟹粉你很难相信吧?但筱瞧经过若干信源反复确认,这是真的……
2011年8月,小米手机发布在即,小米网第一次要面临电商角色的大考。在前期研发、学习、磨合之后,电商系统初步成型,但还要进行一次内部考察。
怎样才能让大家主动积极参与压力测试,还要充分检验各运营环节呢?一堆人就挤在一个很小的会议里憋着苦思冥想。电商系统开发系统有人开玩笑说,要不卖可乐吧。这个提议被分管小米网的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采纳了,而且要做就做得够低价,让人不得不心动。
于是小米网电商开发团队真去买了N箱可乐。就这样,1毛钱一听的可乐成了小米网系统上跑过的第一款商品。开测期间,小米网后台每天中午限定时段就开始了日后惯见的疯狂抢购,打印机在堆满可乐的办公室里不停打印快递单,一群志愿员工扮演快递员在不同办公区间来回奔忙。
所有的环节都是真的,下单、支付、打单、配送,还有安排测试的退货、退款环节,并不断收集员工意见进行修改调整。
一个多月后,小米网正式对外销售,可乐换成了小米手机。
筱瞧总结下,这件事听着可乐,但其中已奠下日后小米网电商的几大特色基因:1、黎万强的性格贯注其中,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得够猛;2、超强的性价比刺激;3、优质商品集中供应的“波峰销售”模式及应对经验。
2、为什么自己做电商?
关于这个问题,筱瞧考据得到的信息是,小米最早曾经考虑过要走淘宝渠道,但最终没有选择这条道路。原因很简单,这就是小米为什么要自己做电商的理由——小米硬件定价是紧贴成本走的,硬件毛利空间极薄,如果借道外部渠道,将苦于高企且不可控的渠道成本,如此一来,原先规划的商业模式的现实性就会受到伤害。
相反,自己的渠道在做内容、用户运营时,更有活力和空间。事实上,用户活动的设计和参与感的交互成为了小米品牌运营和电商操盘的最大特色。
不过,筱瞧了解到,小米还有过折中的想法,那就是渠道借力雷军投的凡客,自己人渠道成本肯定不能黑。但是,当时是11年了,凡客已经忙着冲IPO了(虽然最后没成功),无暇也无法保证能精细做好小米的电商业务了。
可以说,小米自己做电商既是深思熟虑的,也是被逼出来的。
但大概也正式因为没经验,不受传统玩法定势束缚,日后小米的品牌营销、电商体系都是有了一套全新的玩法,另辟蹊径搞出了新意思。阿黎从零开始搭建小米网这项包括了电商、物流、售后、客服用户运营、品牌传播等业务板块的庞大体系。
回到本题。小米决心自己做电商,体系组建时,非但黎万强本人,团队上下一个有经验的都没有。于是,黎万强受命当晚就连夜打电话找原金山系在电商业的同行,以及雷军投资国的电商企业凡客、乐淘取经,第二天就开始学习考察活动。
筱瞧在小米内部的朋友也坦承,雷军此前积累下的投资和人脉布局当时的确发挥了作用。小米去凡客接受电商仓储物流体系的“启蒙教学”,用小米电商团队的话说“看到巨大的库房里整齐陈列货物,几千人有条不紊运作,当时就惊呆了‘;同时,小米还向乐淘学习电商系统的基础,乐淘也热心分段传授电商系统不同部分的运作管理机制等。
一番突击学习之后,小米电商就开始上路了。原先在金山做客户端开发的工程师团队现学现用开发出了最初的电商系统,后来就有了前面说的卖可乐的故事,再后来的一切大家也都看到了。
从目前看来,小米的电商团队还是很给力的,成长也够快。如今的小米电商系统已经有了支撑1500万UV全程通畅无压力的能力(米粉节当天数据和表现)。我打听到的数据是,小米电商目前服务器总数大概800多台,这个数字较之阿里和京东还小很多,但效率算是相当高。
而筱瞧获知的另外一个消息是,经历了今年的米粉节,小米电商系统目前承受每分钟10多万至20万下单量已然稳妥,米粉节当天支持了125G的CDN带宽,生产了200多万张有效支付的订单。
对电商行业有了解的蟹粉,大概都知道这个数字的概念了。
筱瞧这里再附加一条秘闻。去年“双11”小米参战比其他商家晚了半小时,一方面是天猫给了小米一个比较超然、独立亮相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天猫双十一开场流量原本就非常惊人,天猫跟小米方面对接开会多次,还是担忧小米的抢购流量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系统压力,干脆就稍往后延一延。
而这次米粉节流量对系统的压力显然更远大于去年的双十一了。小米电商目前的流量承受能力和订单系统稳定性在业内也是名列前茅了。
毕竟,开放购买“每周一个小双十一”,小米电商系统算是一周一周被流量压力“虐”出来的。不仅仅是电商系统的流量支撑这些技术问题,在提前3-4个月下零组件订单的前提下,基于各项运营指标预判订单需求量,对供应链进行实时调控也是一门靠经验积累出来的“软技术”。
有几位电商业朋友预测,根据业内大促之后日常业绩的增长惯例看,小米可能将会迎来每周百万级出货的水准了。
3、工程师烧香
这是个真段子,接着上面的话题。
烧香的传统起源于2011年9月小米第一次在线预订之时,当时工程师对网站会迎接来多大的流量一点参考都没有,第一次嘛,无前例可循。临到第在线预订活动即将开始的时候,小米网的工程师做完了一切的准备工作,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用户、看老天了,于是他们决定烧香,求保佑系统运转顺利。
第二天上线的预约活动的情况大大超出了预期,两天时间里超过30万部第一批小米手机被预约,开启了小米手机新的起点。而系统也非常的给力,完满的保障了预约活动的进行。工程师说:“你看,烧香管用吧!”从那以后,小米每次重大活动前夕,他们都会燃香祈祷。
看看,多有情怀,多有仪式感……
4、小米和顺丰的“基情”是咋回事?
米粉节一天产生了超过百万级订单,这些东西能不能在小米承诺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发货?
根据筱瞧了解的情况,小米物流目前发货速度达到了30万单/天。
在小米电商开始起步时,物流那可叫一个囧。筱瞧打探到的消息是,一开始他们只能拿办公区的一个会议室当库房, 2011年8月29日开始卖最初的900台工程机,每天300台,3天才都发出去了。
后来小米物流体系赶紧建起了第一个北京900平方米仓库,再后来现在在大陆市场有了10个仓库,加起来总面积5万平方米。两个月之内,从400人扩充到了1500人。
小米没京东那么壕自建配送队伍,而是选择了跟配送物流公司合作。不过呢,看起来这些合作伙伴还相当给力。
小米官方对外说,小米获得了顺丰、如风达和EMS“超常规的全力支持”。筱瞧找人在顺丰内部打听了一番,原来是顺丰专为小米改了运作流程:以北京为例,北京大仓能覆盖的周边城市如石家庄,货从小米北京仓出库后,不经过北京顺丰网点中转分拣,而是专车专人直接送到石家庄,再分拣到石家庄室内网点,然后直接派送妥投。
小米在22个城市做的承诺48小时到货的“极速配”服务就是基于这样的合作方式支撑起来的。小米物流服务商的人告诉我,
这么做是为了尽量提升效率。熟悉物流行业、熟悉顺丰的都知道,这是顺丰给予的前所未有的特别礼遇了。小米也给予了大量订单进行战略合作,据说高价值商品(主要是小米手机、红米)的配送业务中,顺丰一家就拿了过半。
筱瞧私下问顺丰为何如此热情。顺丰里的高管朋友想了想说,好像是小米品牌势能很好,王卫(顺丰老板)对雷军和小米非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