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书生的三次物流创业

2011/11/14 19:30:47 来源:林安物流网 点击量:2406

核心提示: 一个年轻书生的三次物流创业

1999年的“72小时网络生存大赛”可以算是电子商务的启蒙。这场“电子商务启蒙运动”无意中给了李平义灵感。当时都说电子商务三大瓶颈,安全、支付和物流,于是上海铁道学院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的他抓住“物流”的机会,2000年与一个澳洲人合作,开发物流软件,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

  2年后,因为与合伙人的不同意见他退出,成立了赛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底,赛勤业务逐渐萎缩而退出市场,“我什么也没拿到,就只积累了点经验”。李平义说。

  那时候国内很多城市最大的物流企业都买了他的软件,但他发现这些物流公司存在很多问题,如花很多钱买的系统不会用、流程很乱很无效、服务很被动总是被投诉。他觉得这些问题他可以尝试突破,“一来我们自己做软件,系统做的很好,二是我们可以把系统和流程结合起来,三是我们对服务有概念,我们愿意让服务有价值。”

  就这样,以这三个问题为切入点,他与在赛勤结识的肖勇民于2006年创立了发网。他做总经理,肖负责运营和技术。

  发网,字面意思是“发货的网站”。李平义建立发网之初,是想依托曾经的软件优势,做一个供中小商家和物流公司交互信息的平台。“那时候每天到批发市场发传单,让商家要发货就到发网来发,然后让物流公司在发网上找信息,让发网做个信息中介平台。”

  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李平义的“异想天开”。“商家在发网发了信息,但没有物流接招啊,因为物流没有习惯上网,他觉得我打个电话多方便啊。所以后来他们都不发了,我们就去做了呼叫中心,让商家打给我,我再打给物流。”

  当商家与物流逐渐熟悉而结成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后,曾经的“媒人”就被遗忘在角落了。

  发网最初的模式设想宣告失败。

  虽然这次探索失败了,但李平义看到了新的曙光。

  2008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李平义将目光转向电商企业。借着电商发展的春风,发网找到了正确的路。先是为一些中小B2C网站,如卖特产、手机的供应商提供配送服务,2009年,发网将客户拓展至淘宝商城和京东等B2C平台上的传统品牌商家,同时开始运行仓储业务,帮助传统商家建立仓储和全国配送的电商物流体系。

  2009年,发网开始实现盈利,近三年营业收入以超过300%的速度递增。

  此时,在物流领域坎坷创业十多年的李平义,似乎才真正找到了感觉。

国内物流

更多>>

【智慧物流】同城配送的黑马来了!精耕同城配送领域的林安货的

当市面上的嘀嘀类货运软件,如58速运到家、蓝犀牛仍然还在打补贴大战时,今年6月,来自中国最大的物流集团之一——广东林安物流集团旗下的“林安货的”平台,抢滩登陆同城配送领域to B端的细分市场,填补了货运打车市场的空白。[详细]

点击率排行

Copyright 2008-2011,版权所有 0256.cn 网络实名:物流网交易平台 粤ICP备10216753号 网监备案证 第4401110101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398 广东林安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旗下 广州商物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
广州我要物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