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意愿 坚实的脚步

2010/4/25 14:31:03 来源:林安物流网 点击量:3054

核心提示: 共同的意愿 坚实的脚步

华东六省一市携手构筑世博“护城河”工程;世博会交通服务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营;世博会最重要交通综合改造工程竣工亮相……

  从申博成功那天起,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即按照预定时间表,周密组织,有条不紊地推进。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一)

  “世博会正处于从筹办向举办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中央各单位、各省区市以及各新闻媒体帮助和支持下,世博筹办工作按要求加紧做好各项准备,进入临战状态。各项基础设施正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能保证按期完成;世博安保和园区运行的制度性规定也已经基本确定;进一步理顺了世博会运行阶段的指挥体系,成立了主运行、安保、宣传及媒体服务、外事工作、接待服务5个指挥部,各种组织架构从市里到区县、从园区外到园区内都已到位;宣传、接待、交通等各方面的服务保障措施也都明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主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大家都对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从申博成功那天起,“办好上海世博会”就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8年来,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世博会筹备工作之中,以“中国速度、上海精度”,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每一项筹备工作。同时,也以极大的热忱诚邀各国参与世博会,为每一个参展国家和地区提供全方位服务。

  目前,上海世博会已创下世博会历史上的众多“之最”: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园区规划用地范围最大;参展方最多。上海世博会还计划吸引海内外观众7000万人次,这也将刷新世博会参观者纪录。

  把浦江两岸的世博梦想化为现实,是从一纸规划开始的。

  吴志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2004年成为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他说:“中国政府将筹博、办博以及世博盛会后的运作当作三个环环相扣的阶段,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科学决策和规划。”

  世博园坐落在南浦大桥至卢浦大桥之间的浦江两岸。这里曾被称为后滩,是上海早期工业的发祥地。浦西园区,坐落着几乎与世博会历史一样悠久的江南造船厂。这里位于世博园区内,但其中“资格最老”的一部分近代工业建筑群被永久保留下来,正被改造成企业展馆、办公楼、指挥部和物流基地。

  浦东园区,原宝钢集团一座只有十余年历史的巨型车间,经过“包装”变成“特钢大舞台”。世博会期间,这里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演艺场所。

  “世博园区所有的旧建筑都根据布局的需要作了推敲整合,一些极具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船坞等正悄然变身。”吴志强说。

  不仅是代表性工业建筑,世博园区周边一批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居民楼,也从规划“红线”内被保留出来,约万户居民因此免于搬迁。

  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园区将举办“一次探讨新世纪(53.96,-1.92,-3.44%)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之后这里将融入上海大市政,扮演起商贸、展览、文化、会议中心区的角色。临时场馆拆除后,土地可进行二次开发。而园区内包括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在内的“一轴四馆”将被永久保留,形成大规模、现代化的公共建筑群。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丁浩介绍,上海世博会既是占地面积最大、参展规模最大的博览会,也是通过改造利用老城区办博的“特例”。在总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的世博园区中,老建筑保留、再利用的比例达到近六分之一。

  (二)

  3月28日,外滩————上海最著名的地标,经过改造正式还给游客,这是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交通配套工程之一。外滩经典建筑群和黄浦公园、外滩广场的绿树繁花与陆家嘴(20.15,0.04,0.20%)金融区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蜿蜒“S”形的黄浦江岸舒展于世人眼前。

  外滩以西10公里,被称为世博“空中大门”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站也在3月16日启用。这个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日均客流可达110万人次的庞然大物,集“轨、路、空”于一体,是全球汇集交通方式最多、最全的综合工程。

  为迎接世博会,上海大手笔推进交通设施配套建设。数据显示,最高峰时上海施工占路约487万平方米,占全市道路总面积的7.4%,仅同时在建的地铁车站就有200座。

  以半年会期接待7000万人次参观者计算,世博园区日均接待40万人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如果放松车辆管理,那么即使将三分之一的世博园区划为停车场,也无法满足需求。鉴于此,主办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园区交通问题的解决之道。

  如今,乘坐公共交通穿梭于上海市区与世博园区之间,畅行无阻。世博会期间,新建的越江隧道和轨道交通13号线,将作为世博专用公交线。届时,上海将有11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运营总长420公里,运营车辆配置将达400列、共计2500节,上海轨道交通将历史性地实现网络化。

  主办方对交通流量做了精密测算:轨道交通将分担世博会50%的客流;连接市区与世博园区的40条地面公共交通将承担35%至40%的客流;还有5%的参观者将乘坐水上巴士,从水门区域进入园区。

  准备好的不只是交通。上海市有关部门预计,世博会期间,会有65个住宿“紧张日”,分别是48个周末高峰日,“五一”小长假3天,“十一”黄金周7天,以及闭幕前的7天。因此,提前了解上海市区的住宿资源,早做准备,十分必要。

  上海柏悦大酒店、金茂君悦大酒店等十几家大酒店距世博园区仅10分钟车程。上海经济型酒店众多,如家快捷、汉庭都在50家以上。为让游客享受便捷、舒适的居住条件,上海还推出了别具特色的接待形式————“世博人家”。闸北区闻喜路555弄内,82岁的刘可英阿婆正一针一线纳鞋底、做虎头鞋。作为上海弥补宾馆饭店接待能力缺口、让海外客人更好感受上海而选定的“世博人家”之一,刘阿婆要把这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虎头鞋作为礼物,送给尊贵的客人。

  世博园区内几十万人流的吃饭问题,也是上海考虑的重点问题。主办方在世博园区公共区域规划出近8万平方米的餐饮服务设施。园区内有约40处餐饮点,每处餐饮点的服务半径约100至250米。针对不同需求,主办方把中西式快餐、美食小吃广场、特色主体餐厅引进园区,配合适量的中西式正餐、咖啡店、茶坊、面包店、特色酒吧等。

  (三)

  “一轴四馆”宣告建成,各国场馆先后“显山露水”,省区市馆雏形展现……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会战”。1000多个日日夜夜,各路建设大军在世博工地上迎晨曦、送晚霞。仅上海建工(12.97,-0.17,-1.29%),高峰时就有2.7万施工人员同时作业。

  如今,气势恢宏的建设战役基本结束,世博运行保障战役已经打响。

  在世博园区,一批“世博安保”已正式上岗。在街头巷尾,21万“平安志愿者”,参与街头问讯等工作。

  上海世博会本身就是一场高科技的声、光、电的集中展示。可靠的供电用电,成为世博会顺利举办至关重要的一环。自3月起,浦东供电公司150多名运维员工进驻世博园区,每天对馆内供电设备进行巡视记录、分析归档,中国馆、主题馆、世博轴、世博中心已在2月底前完成了电力安全改善。

  世博会即将开幕,对27岁的志愿者杨琦来说,“大考”早已开始。3月中旬,和他一样担任园区管理岗位的220名志愿者正式上岗,进驻世博园区熟悉环境,协助组织方为世博会试运营做好准备。全市范围内,7万余名世博园区志愿者、13余万名城市站点志愿者全部动员起来,整装待发。

  世博志愿者不仅提供人力资源,更要展示主办国和上海城市形象。为了不辜负期盼,积极参加培训成了志愿者的头等大事。一位参加过培训的志愿者感叹:“世博会刷新了对志愿者的要求,仅做到会微笑会指路远远不够,要学的知识太多了。”

  目前,世博会已处于从筹办向举办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确保场馆设施建设和布展如期完成,确保运营服务保障全面到位,确保安保万无一失,确保外事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新闻宣传有声有色,确保社会氛围文明祥和成了追求的目标,每个细节都在反复推演中日益清晰。

  为了平衡、调节世博会特殊时点可能骤增的人流,主办方采取了机动灵活的协调方法。

  7000万人次在184天里出入园区,平均每天要达到40万人次。为了避免人多拥挤,尽可能采取措施,通过票务引导、信息引导、预约引导等办法来引导人流,让参观者自己决定何时进入世博园区。

  世界盛会,中国机遇。作为世博会158年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必将成功、精彩、难忘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国内物流

更多>>

【智慧物流】同城配送的黑马来了!精耕同城配送领域的林安货的

当市面上的嘀嘀类货运软件,如58速运到家、蓝犀牛仍然还在打补贴大战时,今年6月,来自中国最大的物流集团之一——广东林安物流集团旗下的“林安货的”平台,抢滩登陆同城配送领域to B端的细分市场,填补了货运打车市场的空白。[详细]

点击率排行

Copyright 2008-2011,版权所有 0256.cn 网络实名:物流网交易平台 粤ICP备10216753号 网监备案证 第4401110101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398 广东林安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旗下 广州商物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
广州我要物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