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主导产业,做新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是我市在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工作中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徐州在抓好四个千亿级主导产业、三个五百亿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以及物联网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着三大层级的产业接续新格局。从今天开始,《徐州新闻》推出《转型升级在行动》系列报道,共同关注这场正在打响的转方式、调结构的硬仗。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被称为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基于物联网,美国提出建立"智慧的地球",我国则提出10年建成"感知中国",如何在新一轮物联网发展中抢占先机,徐州依托中国矿大强大的科研实力,将在“感知矿山”上先行一步。
二号皮带开机,注意避让……
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建生:这幅图是姚桥煤矿井下工人的状况图,每个矿工下井都带一个IC卡,在地面实时知道哪个工人在哪个位置。
在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模拟平台向记者展示了物联网在矿山的运用,借助物联网技术,井下的一举一动地面控制系统都尽在掌握。
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建生:这个演示平台仿真了煤矿综合信息化的平台,坐人的这面模拟了矿井地面调度中心,从这个到下面的设备通过环网加无线的网络再加上传感网络实现一个物联的网络,实现通信,在地面就可以对地下的水泵、皮带、变电所,包括人员跟踪定位实现了监测和监控,真正实现了地面对井下,通过这个技术实现了自动控制和监测。
在徐州,像中矿大华洋科技这样的物联网企业已小成气候,而他们的领军者几乎都有相同的背景:矿大人,坐拥中国煤炭最高学府和江苏省唯一的矿产基地,徐州决定将物联网发展的突破点定位在“矿山安全物联网”,打造特色先行示范区和辐射全国的“感知矿山”中心,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产业发展模式,抢占物联网相关发展领域的制高点。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徐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迅速出炉,随之,徐州市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共建徐州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签约,共同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丁恩杰:中国矿大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煤矿,对煤矿的了解,特别百年对技术的积淀,在这方面做,矿大是个首选。研发中心的作用就是要把研发的、攻关的成果转化成企业的产业或者产品,带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他传统产业的发展。
在突破“感知矿山”之后,徐州还将以此为基础,构建“智慧徐州”的主体框架,重点研究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技术,形成包括标准制定、运营服务、网络构架、系统集成、材料制造等多个关节,涵盖制造和服务两个领域的物联网产业链,推动徐州物联产业的发展。
按照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市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达100亿元,集聚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形成销售额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到2015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元。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徐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到2012年
全市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集聚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
形成销售额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
到2015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