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金州区的二十里堡、亮甲店街道,与现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所辖区域,一并规划为保税区(汽车物流)组团。该功能区土地总面积251.3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
开发建设重点:以发展国际保税业务、汽车生产与物流为重心。
大连保税区于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目前中国大陆开放程序最高、政策最优的综合性经济区域之一。2010年1月20日金州区二十里堡街道整建制移交大连保税区管理。至此,大连保税区行政管辖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保税区,是全国唯一的集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管理、大连汽车物流城和专业化港区于一身的特殊监管区。
保税区圆了大连人汽车梦
比照国际惯例,大连保税区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享受免税、保税等优惠政策。海关对出、入区的货物实行24小时通关服务,进区货物可以实现“直提直放”。境内外的经济法人和自然人可在保税区设立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港澳台资以及内资等企业。企业类别包括贸易公司、加工企业、仓储企业、物流分拨企业、商业服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
目前,大连保税区经济发展已具规模,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塑料、家用电器为主的加工产业,以汽车、石油为主体的国际贸易大市场,及为其配套服务的仓储物流体系。区域经济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大连汽车物流城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去年保税区连续引进奇瑞和曙光两个汽车整车项目,圆了几代大连人的汽车整车梦。
着力打造高度开放自由贸易区
大连保税区以大窑湾保税港为依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建立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公路与沈大高速公路相连,距大连市中心仅30公里,从大连市内到保税区有轻轨列车,交通十分便利。保税区距离最近的铁路货运站仅2公里,与东北铁道动脉相接,并贯通全国六大铁路干线,客货运输可达全国各地。
保税区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约25公里,该机场开通国内航线58条、国际航线13条,每周有26次航班到达日本的六个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空港。
保税区辖区内的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即大连区港联动试点区,由大连保税区、大连港集团联合建立,是大连市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北方与世界各地区之间快速增长的经贸活动所依赖的重要国际物流基地。大连保税物流园区位于国际深水良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岸线腹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
保税港区要当东北物流网龙头
在保税区的发展史上,大窑湾保税港区绝对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2006年8月31日正式封关运作至今已经走过了近4个年头。
保税港区成立之初,让时任大连市市长的夏德仁对大连的未来满怀憧憬,他把保税港区的发展界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发展阶段。
近期的重点是认真把保税港区规划建设好,港口作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商品展示、研发等特殊功能,目前除了上海之外,只有大连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就要使这些特殊功能区基本具备,可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而未来,保税港区将以东北物流网龙头为目标。A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