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衣服,上凡客诚品下单;买家电,去京东商城选货;买书,在卓越网订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8月1日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3492亿元,同比增长74.6%,到2011年底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7634亿元,电子商务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一路顺风顺水的电子商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副作用”也开始显现。报告同时指出,货到迟缓成为2011年上半年度消费者投诉最集中的问题,占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所接投诉量的四分之一,电子商务正面临“物流瓶颈”。
自建物流体系
一些资金雄厚的电子商务巨头已经敏锐地觉察到物流难题,并开始主动尝试解决。
今年1月份,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已与其金融合作伙伴承诺将一期投资200亿至3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建立一个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京东商城则加大物流投资,自建物流中心,面积单个达20万平方米;新起之秀凡客诚品亦自建物流公司如风达,实现对全国28个主要城市的全面覆盖。种种迹象显示,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正在成为国内电子商务网站新的发力点。
自建物流体系后,电子商务究竟提速多少?早上9点,记者在苏宁易购网站订购了一台佳能数码相机,中午时收到了下午即将到货的提示短信,下午4点,货品已经送到了记者手中。从购买到收到货品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如此愉快的网购体验,与苏宁易购逐渐成熟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分不开的。
“目前,苏宁易购大件商品半日达城市已经完成了83个,小件商品半日达完成了6个;220个城市大家电次日达已经完成,京沪广等10个中心仓400公里范围内138个城市做到小件商品次日达。”其营销副经理郑江告诉记者:第四代自动化物流南京仓今年也已正式投入使用,年内完成100个城市半日达的服务承诺不在话下,还专门为小件配送一支负责毛细物流配送体系的 “轻骑兵”, 2000多位专业快递人员每日担负着苏宁易购近万件的小商品配送任务。
业内人士直言,电子商务巨头们纷纷在全国主要城市建设物流仓储中心,拉近消费者与电子商务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物流过程中的可控性。当价格战、服务战都遭遇瓶颈时,物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是产生品牌区隔、引领品牌出位的重要硬件。
借力第三方物流
建物流体系的好处显而易见,然而需要动辄上千万的资金却让不少正在“生长发育”的电子商务企业望而却步。第三方物流成为中小型网商和一些新兴团购网站的首选。
同样是电子商务网站,麦考林就一直没有涉足自建物流,而选择集中更多精力做好自身品牌。麦考林运营部副总裁陈少涛介绍,麦考林是一个长项在营销上的公司,如果去建立自己的配送和车队,等于从轻资产公司转为重资产公司,这样就违背了主营业务。掌控不好的话,就会变成一大堆卖不出去的东西,这种风险是企业不愿意承担的,也是对投资商不负责任,“所以我们选择不建太多的分仓,也不自建配送团队,还是选择利用第三方物流,在有限分仓的基础上,达到行业领先标准。”
但是,国内第三方物流虽高速发展,但存在诸多问题也是现实。陈少涛表示,依托第三方物流,比较头痛的是如何去管理快递公司,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我们的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每个月把快递公司的KPI考核做成榜单,公开透明地进行评选和淘汰。二是激励快递员计划,保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也能达到客户满意的程度。”
近日,国家邮政局已审议通过了《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不久将实行。一位从事快递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办法》实施后,第三方物流亮出了提升服务质量、规范经营的姿态,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可以通过互利关系而互促快速发展,这将给予电子商务行业更多信心,也会吸引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去借力第三方物流。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到底是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好,还是自建物流体系更省心?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韩耀认为,两者各有利弊,前者初期更节省成本、门槛更低。而后者从长远来看,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自建物流平台,可以让自己的触角更贴近市场、更贴近用户、更能及时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脉搏。但是如果不具备相当实力,自建物流体系非但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反而很可能成为拖住企业的"累赘"。”
“自建一个独立物流平台的费用,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讲,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初创期的电子商务小网站尤其如此。”南京财经大学物流实验室主任马永刚则更主张小型的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物流外包的形式。他认为,企业做好自己的产品供应是最重要的,物流外包可以使企业集中所有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无需分散精力在建设中转站和仓库上,以节省人力、物力,此外,第三方物流公司还可以提供专业化服务。
不过,与国外相比,国内物流行业在硬件和服务方面还相对落后。专家们均表示,在国内专业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实现无缝对接前,国内企业需要结合自己的目标定位、业务模式和发展阶段等综合考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