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物流业整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将延续‚增速减缓、结构调整‛的趋势。预计三季度社会物流需求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升,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6.0%左右。
公路货运市场趋势
公路货运市场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思路逐步从单纯的线上轻资产整合市场向线上轻资产服务平台+线下重资产基础设施转变,线上线下加强联动、深化融合,一批新的商业模式加快迭代。坐拥线下资源的传统货运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与自身核心竞争力相结合,加快构建更加开放、共享、体验式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重构公路货运产业生态圈,后发优势明显。
随着公路货运新规则的确立,车型标准化、装备现代化、监管信息化等工作的启动,公路货运市场将逐步走向规范。
物流行业热点趋势
随着物流业产业地位的提升,资本市场的关注,兼并重组将日益频繁。在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快运、物流地产等热点领域,兼并重组推动资源整合、市场重构、产业链建设等。物流业兼并重组日趋活跃,促进集约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业影响加深,开放、共享、体验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加盟合作成为市场组织常态。继一批具有物联网基因的平台型企业建立完善加盟体系后,一批传统物流企业快速开放自建物流网络体系,一种基于市场契约精神,管理规范、诚实守信、和谐共赢的现代物流市场关系正在形成。
随着资本市场对物流业的关注,一批新的商业模式获得追捧,物流市场洗牌速度加快。先期获得资本投入的物流企业和平台不断调整模式,尝试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盈利能力逐步增强。细分市场领先、独特商业模式、网络化标准化程度高的企业获得资本青睐,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行动加快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拓展,进一步激发物流市场活力。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高效物流不仅有利于提升物流业自身发展水平,而且对于制造业、商贸业挖掘物流潜力,建立一体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也具有积极意义。
物流企业网络布局力度加大,网络化有助于提升物流组织效率,推动社会物流集约化。海外物流布局仍是短板,也是企业关注的重要机遇。
区域物流发展趋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获批,交通一体化成为重点突破领域。未来,京津冀地区将着力打造‚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京津冀交通和物流功能的调整和布局将有效探索城市群物流协同发展机制,为其他城市群调整产业布局提供重要示范。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串接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有望成为开放的前沿,形成新的增长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难点是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国为物流中心,衔接欧亚、打通世界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和带动中国制造和商贸企业顺利“走出去”。
物流政策发展趋势
为更好地落实中长期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开始,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形成新的运行机制,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轮流主持,每两月召开一次会议。着力解决制约物流业发展,亟待跨部门协调的重点问题。
目前,一些积压的老问题已经和正在解决。如在用车辆加装尾板问题,相关安装标准已由交通运输部发布;快递企业网点审批问题,国家邮政局已经出台简化审批办法;货运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问题,财税部门正在研究解决方案。随着际联席会议新机制的建立,支持物流业发展的部门间合力正在形成,行业政策环境将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