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个广东指数走向全国。经过两年的试运行,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以下简称“运价指数”)于6月12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该指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广东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并发布,数据显示,上周,运价指数为1033.3点,比之前一周回升1.7%。
信息不对称、诚信缺失、成本居高不下,这是物流业普通面临的三大难题,而运价指数的发布将大大提高市场透明度。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物流企业正通过去中间化、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等措施实现转型升级,并尽可能地减少交易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白云区是广州物流大区,既有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航空物流等高端物流企业,也有货运站场、普通物流园等传统物流企业,当前白云物流呈现出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相结合的业态。位于白云区太和镇的林安物流和新邦物流,是其中主动拥抱新形势的佼佼者。
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
打造物流业的“阿里巴巴”
走进林安物流园信息交易中心大厅,如同走进股票交易市场,货运司机穿梭在各个物流公司的交易席位,目光盯紧席位上方的货运信息,寻找合适的订单。在这里,集聚了180多万名会员司机、20多万会员企业,每天交易人数多达数万人次。每一个进场人员,必须携带实名认证的卡片方可刷卡进入。
今后更多的交易将在线上实现。在交易大厅一侧的林安物流线下体验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司机下载“我要物流”的手机APP软件,通过手机APP,可搜罗最新最全的物流信息。司机和发货人均可在系统上发布需求,如同Uber专车软件一样,系统将自动匹配需求。
“平均每天有三四百人下载。”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司机或发货人不需要到交易现场,只需要点击手机屏幕,就能轻松找到与需求匹配的车源、货源信息,大大节省了等待时间。
“物流行业层层转包、层层加价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掉中间环节,实现司机与发货企业直接交易。”林安物流总裁余栋梁说。
传统物流服务普遍存在“交易难、监控难、管理难、结算难”,对物流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极大的困扰。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的版本还增加了在线支付功能,上述问题或将迎刃而解。
2014年7月,林安物流成功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认定。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落地,将有效解决因双方不见面而互不信任造成物流业务难以开展的诚信难题,以及解决远程调车、货物交收的资金保证问题。“收货企业首先把货款支付给第三方,然后等货物运到并查验完毕后,再确认付款,这样就能保证交易的安全性。”林安物流总裁助理梁晓旭说。
据了解,目前在线支付平台还在内部测试中,预计7月底将正式上线。林安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阿里巴巴”。
挖掘潜在需求寻找新增长点
整合信息流资金流提供更多服务
对以林安物流为代表的平台服务商而言,帮助企业缩短交易环节,也是一场针对自己的“革命”。如何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成为物流行业新的增长点。
在“我要物流”交易中,不放心的交易方可以拨打林安物流客服电话进行远程公证,帮助查询信用标普,此外,该手机APP还可提供精准定位、地图导航测距等功能;林安物流进一步延伸出其他服务,如帮助司机购买保险、提供餐饮配套、车辆维护保养、融资担保等业务。“物流产业链条很长,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梁晓旭说。
从物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初的建物流园区、吸引物流企业入驻,到后来物流行业有了专线公司,点对点运输形成一定规模,而现在新的趋势则是物流公司平台化,整合专线公司资源,从点到面布局网络,省去中间环节。
与林安物流从事平台服务不同,新邦物流是一家提供零担运输、专线大票整车运输的物流企业,如今,新邦物流也在向平台化转型。
“相比那些中小企业,银行更信任我们,而我们又掌握了这些企业的各种信息,比如可以通过销量、价格推测出企业的实力,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我们可以做担保。”新邦物流副总经理胡晓龙说,对于物流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这解决了融资难这个最大的瓶颈,企业将获得很大的成长空间。
“现在物流运输只是基础服务,如何围绕物流运输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才是新的发展方向。”胡晓龙说,物流可以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为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供应链资金诊断与咨询、应收账款融资、贸易融资等,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
去中间化驱动渠道变革
绕开门店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目前,国内物流体系包括公路、铁路、空运、水运等多种形式,但最主要的还是公路运输,全国公路物流占货运总量75%以上。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仅为9%左右,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而货运的空驶率是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情况就是,如果一辆车从广州发货到外地,空车返回情况下,单程路径的货运付出了双倍成本,而线上平台,则打破了信息的孤岛。
公路零担作为货运物流最为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提高,在干线运输日益标准化的同时,最后一公里的两端派送正成为竞争的焦点。然而,零担网络门店的铺设高成本困扰着物流企业。
针对末端最后一公里配送,新邦物流探索以智能调度为核心的集中收派模式——PUMA,指调度智能化(Planning),一体化协同作业(Uniformed),司机工作标准化(Driver
Monitoring and Distribution),运营分析管理智能化(Analysis)。
“车还在路上,客服人员就已经预约好了客户。”胡晓龙介绍说,在最后一公里,客服人员会提前通知客户,基于客户接送货需求及车辆资源,对接送货路径进行最优化设计,以此提高运营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
这种模式正驱动渠道变革。集中接送货在摆脱传统模式对于门店服务的依赖,依托网络平台和400电话渠道,驱动传统渠道向新型渠道转型,同时大幅提高客户服务半径。
门店的销售与操作功能分离,使得营业部门员工更专注于客户开发、客户维护,而货物接送等操作则交给集中接送货的运营团队,运营团队专注运作保障和品质提升,提高客户接送货服务体验。专业化分工带来了整体服务的标准化及专业化能力提升。
这也意味着,新邦需要庞大的物流车队和物流联网。胡晓龙介绍说,新邦物流在自建车队的同时,在各大城市以合伙人的方式,与当地物流车队合作,新邦物流提供货物和信息资源,共同分享当地市场。
与此相似,通过林安物流微信或电话,全国物流呼叫中心可以为供需方寻找匹配需求,高效率的信息交易平台可使空车配货时间从原来的平均72小时缩减到6小时,降低车辆空载率,同时,通过对货物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的在线跟踪,“可视化管理”大大降低了货物和车辆运营风险,提高车辆调度效率和货物周转频率。
打造物流生态圈
发布运价指数孵化电商企业
现代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服务业都被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物流两端连着生产和消费、制造环节和市场,物流行业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向。”余栋梁说。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物流业?6月12日,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在北京发布,使我国公路物流领域有了一套公开、透明、系统的价格信息体系,将有利于公路物流企业及时了解价格行情,合理议价定价,规范参与市场竞争。
据了解,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的调查分析方法,基于以林安物流网为代表的公路物流平台的动态交易信息,实时读取,目前,采集的价格数据涵盖了全国9大物流区域、38个重点城市、74个物流节点平台、1406条公路运输线路,200万辆货运车辆。
余栋梁表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林安物流共同发布该数据,将进一步建立林安物流在全国的影响力,同时林安物流有意将其打造成价格的“风向标”,经济的“晴雨表”,充分发挥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对物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监测预警作用。
“测试期间,运价指数曾暂停发布,马上就有司机打电话过来,询问怎么回事。”余栋梁说,司机和发货人借助这套系统可以了解最新货运价格,大大提高了市场透明度,“起码报价方不能随便张口要价,这就避免了行业的恶性竞争,使整个物流业回归到一个合理水平。”
发布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数据,是林安物流构建物流生态圈的重要一步。林安物流还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建设电商大楼,丰富物流生态圈。
余栋梁表示,电商企业最大的瓶颈在物流,而物流企业反向进军电商领域更具有先天优势。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下,林安物流免费提供场地,鼓励大学生创业,目前,林安物流电商大厦已经引入几十家电商企业。